(“書香地質·閱來悅好—喜迎二十大,建功新時代”)
“青年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動,如利刃之新發于硎。”青年是中華民族的脊梁,青年是中華民族的靈魂,青年是中華民族的希望。新青年的追求,是全民族的理想與信仰,象征著民族的未來。
“志合者,不以山海為遠。”青年者,更有青云之志。
憶往昔崢嶸歲月,革命先驅不愿看到山河破碎,不忍人民處于水生火熱之中,在暗淡的人世間振臂吶喊;英雄兒女們,為保家衛國不惜付出一切;有的人或在沒有硝煙的戰場,步步為營,解決困難問題。而今身處和平年代,新青年們愛崗敬業,做好自己的分內事,也是在揮灑汗水,譜出一曲動聽的青春之歌,唱響時代主旋律。
人們常說,當今世界紛繁復雜,物欲橫流,這是屬于消費主義的時代,金錢的誘惑讓人看花了眼;人們常嘆,這也是所謂功利主義的時代,凡為“利”先;人們大多隨波逐流,視“個人主義”為真理,將集體主義拋之腦后。可仍有這樣一群人,從不隨世浮沉。他們是新時代的脊梁,是民族的希望,是國家的未來。
“如果我有追求,那就是我的事業;如集我有企盼,那就是我的學生;如果我有動力,那就是黨和人民。” 張桂梅的語言是樸實的,但是她的行動反映了新時代精神。
“壯鄉的好女兒”黃文秀同樣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選擇,感動中國人物給予她的頒獎詞中這樣寫到,“來的時候惴惴,怕自己不夠勇敢,走的時候匆匆,留下最美的韶華,百色的大山,你是最美的朝霞,脫貧的戰場,你是醒目的黃花”
在脫貧扶貧的道路上,她始終把人民群眾擺在第一位,她用美好的青春年華展現了作為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。不到一年時間,黃文秀帶領“脫貧戰隊”讓百坭村實現了88戶418人脫貧,貧困發生率從22.88%下降到2.71%,踐行了黨的宗旨,把汗水和心血傾注于此。面對可怕的天災人禍,她勇往直前毫不退縮,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,盡心盡力幫助受災群眾解決困難,沒有一絲怨言,直至生命最后一刻。
黃文秀曾說:“很多人從農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,但總是要有人回來的,我就是要回來的人。”她踐行了自己的諾言,在眾多農村大學生選擇從大山中走出來時,她沒有選擇留在繁華的都市而是回到了貧瘠的故土選擇當一位“逆行者”,把人民群眾的家當做了自己的家,把花樣年華留在了千山萬水、千家萬戶。
身于盛世,更應當不負盛世,作為新時代的青年,沐浴在新時代的春風里,我們要以實干篤定前行,努力奮斗,不忘初心。
地 址:江西省贛州市經開區贛通大道1號 郵 編:34100
聯系電話:0797-8088752 郵 箱:hgygzgckcsj@163.com
微信 掃一掃